字符串的其它改动
JS 字符串的特性总是落后于其它语言,例如,直到 ES5 中字符串才获得了 trim()
方法。而 ES6 则继续添加新功能以扩展 JS 解析字符串的能力。
识别子字符串的方法
自从 JS 引入了 indexOf()
方法,开发者们就使用它来识别字符串是否存在于其它字符串中。ES6 包含了以下三个方法来满足这类需求:
-
includes() 方法,在给定文本存在于字符串中的任意位置时会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startsWith() 方法,在给定文本出现在字符串起始处时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endsWith() 方法,在给定文本出现在字符串结尾处时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每个方法都接受两个参数:需要搜索的文本,以及可选的搜索起始位置索引。当提供了第二个参数时,includes()
与 startsWith()
方法会从该索引位置开始尝试匹配;而 endsWith()
方法会将字符串长度减去该参数,以此为起点开始尝试匹配。当第二个参数未提供时,includes()
与 startsWith()
方法会从字符串起始处开始查找,而 endsWith()
方法则从尾部开始。实际上,第二个参数减少了搜索字符串的次数。以下是使用这些方法的演示:
var msg = "Hello world!";
console.log(msg.startsWith("Hello")); // true
console.log(msg.endsWith("!")); // true
console.log(msg.includes("o")); // true
console.log(msg.startsWith("o")); // false
console.log(msg.endsWith("world!")); // true
console.log(msg.includes("x")); // false
console.log(msg.startsWith("o", 4)); // true
console.log(msg.endsWith("o", 8)); // true
console.log(msg.includes("o", 8)); // false
前六次调用没有使用第二个参数,因此它们在必要情况下会搜索整个字符串。最后三次调用只检查了字符串的一部分:调用 msg.startsWith("o", 4)
从 msg
字符串的索引位置 4(即 "Hello"
中的 "o"
)开始尝试匹配;调用 msg.endsWith("o", 8)
也从位置 4 开始搜索,因为参数 8 会从字符串的长度值(12)中被减去;而调用 msg.includes("o", 8)
则从索引位置 8 开始尝试匹配,也就是 "world"
中的 "r"
。
虽然这三个方法使得判断子字符串是否存在变得更容易,但它们只返回了一个布尔值。若你需要找到它们在另一个字符串中的确切位置,则需要使用 indexOf()
和 lastIndexOf()
。
如果向 |
repeat() 方法
ES6 还为字符串添加了一个 repeat()
方法,它接受一个参数作为字符串的重复次数,返回一个将初始字符串重复指定次数的新字符串。例如:
console.log("x".repeat(3)); // "xxx"
console.log("hello".repeat(2)); // "hellohello"
console.log("abc".repeat(4)); // "abcabcabcabc"
此方法比相同目的的其余方法更加方便,在操纵文本时特别有用,尤其是在需要产生缩进的代码格式化工具中,像这样:
// indent 使用了一定数量的空格
var indent = " ".repeat(4),
indentLevel = 0;
// 每当你增加缩进
var newIndent = indent.repeat(++indentLevel);
第一次调用 repeat()
创建了一个包含四个空格的字符串,而 indentLevel
变量会持续追踪缩进的级别。此后,你可以仅通过增加 indentLevel
的值来调用 repeat()
方法,便可以改变空格数量。
ES6 也为正则表达式的功能进行了一些有益改动,这不适合纳入某个特定章节,因此集中在下一节着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