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ra线上化的定制尝试
Jira 平台提供的常规问题(故事、任务等)流程,通常采用传统的 “TODO、Doing、Done” 3 种状态的切分模式。常规问题流程在集团层面是统一化的,若改造方案在这些常规问题流程上实施,则改造结果将会对全集团业务项目产生关联影响。
为规避常规问题流程改造的关联影响,增强后期改造方案线上化定制的灵活性,我们采用了复制原有流程进行改造的模式,具体为复制原有常规 “故事” 问题流程,随后把复制得到的问题流程名称变更为 “需求”,最后在 “需求” 问题流程上定制实现所期望的模式。
定制方案“开发”的三步法
定制方案 “开发” 的操作人员为 Jira 平台的超级管理员,具有项目创建、流程定制和项目元素添加配置等高级定制权限。超级管理员需要根据业务方的具体诉求,在 Jira 平台上进行配置转化。这个过程不涉及编程,不需要代码功底。定制方案 “开发” 的第一步是重点解决实现 “需求” 问题流程的状态精细化切分和需求类型的入口区分。通过状态切分,原有的 “TODO、Doing、Done” 状态呈现依次排列为 “需求-待评估” “需求-产品设计中” “需求-待评审” “准备好-待开发” “开发-设计中” “开发-开发中” “开发-自测中” “开发完成-待测试” “测试-测试ing” “待上线” “已上线” “异常终止” 等 12 种具体状态。
区分需求类型的入口是为了区分常规演进需求和紧急插入需求,实现物理精益看板上绿色便签和红色便签的效果。采用的实施方式是复制 “需求” 问题流程,原 “需求” 问题流程的名称变更为 “常规演进需求”,最新复制的问题流程名称变更为 “紧急插入需求”,并以不同的验收图标进行区分。
第二步是重点优化问题流程的创建页面和详情展示页面,减少原有冗余元素字段和新增必要的引导元素字段。如问题创建页面新增 “价值分类” “价值量化评估” 以增强需求从入口创建时的价值传导传递,实现需求价值认同;问题创建页面去除 “安全级别” 以减少非必要元素的填充。
第三步是重点优化问题流程的易用性操作问题,优化去除多余入口和调整部分元素的呈现位置。如在 Jira 项目的创建问题入口处去除周报、日报、评审等项目不会使用的问题流程,减少选择干扰。
定制方案“配置”的三步法
定制方案 “配置” 的操作人员为具体 Jira 项目的管理员,须具有项目面板的创建维护权限。项目管理员需要根据项目具体诉求,在 Jira 项目上进行项目配置转化,这个过程不涉及具体编程。
配置是持续优化与调整的过程,不断调整至期望理想的效果。
定制方案 “配置” 的第一步是创建项目筛选器,旨在通过筛选器去呈现仅需关注的问题类型。
一方面,Jira 项目中的问题类型除需求类型外,通常还有缺陷、任务等其他问题流程,若目标的精益看板呈现所有问题类型的内容,则会影响整体可视化效果。另一方面,Jira 项目中有时会存在多业务方向共用的情况,如业务 A 方向通过筛选器关注维护自身方向的需求即可,无须对业务 B 方向的需求进行关注。用一句话概括筛选器的作用,是避免看板呈现内容变为 “大杂烩”。
第二步为创建项目面板,旨在通过 “冲刺” 面板类型,实现需求的有效规划排期管理以及类似物理精益看板的目标看板效果呈现。在创建 “冲刺” 面板时,选择依赖于一个已有的筛选器,即采用已保存的筛选器实现筛选器列表内容的可视化呈现。面板创建完成后,若要实现较为理想的可视化显示效果,则需要第三步进行实现。
第三步为配置项目面板,旨在通过面板的配置功能,实现状态列的独立切分和有序排列,同时配置需求便签显示要素,以增强需求便签的可视化信息呈现。创建项目面板,如果 “活动的Sprint” 菜单中的可视化看板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可通过面板配置功能,对该看板进行优化配置,如展示状态列的新增情况和实际状态映射、需求的经办人姓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