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实现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需要开展看板实现前的系列准备工作,尽可能增强对看板的基础认知,提前进行协同沟通以减少后期可能遇到的障碍,同时获取相关资源的支持。本节从组织探索认同、多方调动参与和超管资源协作3个维度介绍相关的准备工作,供读者参考。

组织探索认同

组织认同是大多数新流程、新工具、新方法实施的前提条件,在实施前期获得相关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整体工作的推进和开展。

看板的实现以及后续落地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职能方的协作模式,同时也会改变他们看待产研测需求交付工作的视角。

为了更好地获得组织对精益看板落地探索的认同,以下提供相关参考要点。

  1. 储备基础认知

    看板推进者需要建立对精益看板的基础认知,包括看板方法及精益思想。第 7 章虽然介绍了精益看板的相关知识,但组织若有确切的想法进行精益看板的尝试和实施,建议继续增强基础认知储备。

    关于看板的应用落地,这里推荐两本经典著作,分别为 David J.Anderson 所著的《看板方法: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道》及何勉所著的《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与实施》。关于精益思想的背景认知和深度解读,可阅读由James P.Womack和Daniel T.Jones所著的《精益思想》。

    完善的基础认知储备,不仅能帮助看板推进者更立体地理解精益看板,更有助于他推进后续工作,如达成探索共识。

  2. 了解业界实践

    看板方法及精益产品开发理念已发展十余年,国内已有先行者进行了相关实施和方法的总结提取与沉淀,精益看板作为其中重要的工具载体,得到重点关注。读者可通过搜索 “精益看板” “看板方法” “看板实践” “精益开发” 等关键词获取更多材料,订阅 “精益产品开发和设计” 等优质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参与 Top100 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等行业会议。当前精益看板实践已在阿里巴巴、华为等头部企业落地并不断扩展其应用范围。

    了解业界实践,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看板推进者的信心:自己所要推行的事情是得到实践检验的,是有效的。在我们获得认同的过程中,以下问题不可回避:“业界有实践先例吗?”“有用吗?”“效果如何?”业界先行者的实践会帮助看板推进者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3. 问题驱动探索

    以问题为切入点尝试新方法导入新理念,是组织演进的最佳方式之一。问题的暴露会驱动组织内形成改进共识。如交付团队工作不透明、信息不对称、进度不对齐等跨职能协同问题和交付效能问题会困扰团队多职能角色,让组织领导层头疼,若此时推进者提供新思路,很容易获得支持,而精益看板自身的特点和方法就能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如果组织层面未面临问题或尚未暴露突出的问题,则组织改进的意愿自然较低。此时我们推进一些改进实践,会面临较多的阻力。在推进自下而上的改进措施时,比较好的办法是问题驱动探索;而在推进由上而下的改进措施时,问题不再处于重要的位置,不限于问题驱动探索,驱动探索的因素将更加多样。

  4. 选取试点项目

    试点项目的选取与试点认同也至关重要。可选取存在突出协同问题或交付问题的项目作为试点,通过这样的项目更容易看到落地改进的效果和树立案例典型。

    在对试点项目进行精益看板转化时,推进者需要充分了解项目的现状与痛点,在设计精益看板方案时应重点理解痛点问题与当前方案之间的契合点。好的方案是适应于项目的方案,必须遵循尊重项目特征的原则。在引入解决方案时要站在项目的角度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不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以推进新方法为目标。

    试点项目选取后,调动交付流程中的相关干系人参与精益看板方案的设计。这些干系人一般对项目有更多的洞察,同时聆听他们的声音并把相关可采纳的意见与建议融入后期方案设计及执行中,这样精益看板推进者的推进工作势必会获得更多的支持。

    在实施试点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传达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愿景不仅包括精益看板落地带来的改进效果,还包括以实际效果打造的典型优秀案例。通过后期优秀案例的传播既能持续激励试点组织,也会增强以点带面推广方案的信心。

  5. 减少成本阻力

    本书聚焦的工具平台载体为 Jira,如下精益看板方案也是基于 Jira 平台设计的。团队若计划采用 Jira 进行相关能力的打造,最理想的情况是团队已经使用 Jira 进行日常项目需求管理或缺陷管理。否则,驱动一个团队去使用一个新平台,不仅要考虑采购成本,还要兼顾迁移成本和后续持续引导与培养成本,由此带来的阻力和难度都较大。

    在团队已使用 Jira 平台的情况下,精益看板的定制成本主要在方案的思考与设计上。在实际开发配置中需要投入的成本并不多,通常不需要开发人员参与,由 Jira 超级管理员进行定制即可。

多方调动参与

多方调动参与指调动试点组织中多个职能的相关干系人共同参与到方案设计中来。不同职能侧的参与能够让相关职能侧感受到重视,同时也会让职能侧感知这是集体的事情,从而增强协同推进的认同感。

为了更好地实现多方调动参与,以下提供相关参考要点。

  1. 组建推进小组

    推进小组是推进精益看板落地的重要力量。通过组建推进小组,实现群策群力。围绕共同的目标,共同参与精益看板的方案设计和后续方案的验收。

    在软件研发工程领域,在设计精益看板方案时,建议推进小组的成员包含产品、研发、测试3个职能(以下简称产研测)的人员。产研测既是研发交付流程的核心参与者,也是后续精益看板的重要使用者和共建者。这些职能侧成员加入推进小组,有利于向其所在职能输出相关优化需求,共同参与方案的设计,有助于加快进度和提升效果。

    推进小组成员在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必要的扩展,当精益看板推进小组确认选取某项目作为试点时,可鼓励该项目的重要成员参与到整体建设中来。

  2. 平衡改造期望

    推进小组成员代表不同职能方参与方案设计,除小组成员所输出的期望需求需要得到倾听并给出意见外,后续在试点项目中所有成员输出的期望需求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和闭环反馈。通常最好的需求来自实际项目的参与者。

    完善精益看板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从方案实现后的验收试用到试点项目的启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效果不断优化方案,打磨最终的效果。

    并不是所有的改造期望都是合理的,也不是所有的合理期望都是可实现的,精益看板推进者是众多改造期望的平衡者。看板推进者需要掌握一定的 Jira 定制配置能力,以引导合理期望的输出。

超管资源协作

Jira 超级管理员是精益看板落地的必要资源条件,方案在 Jira 平台上的转化落地,需要 Jira 超级管理员的协作。Jira 平台在众多企业中属于公共能力平台,该平台有专门的团队负责运营维护和承接定制需求。当业务方或项目方存在对接需求时,则涉及该资源的使用。

在获取组织探索认同后,即可对接 Jira 超级管理员进行初步沟通。一方面获取前人已实现过的精益看板方案供复用与参考,以尽可能提升方案设计的效率;另一方面同步后期的定制开发意向,提供预期时间,增强对方排期感知。

我们在与 Jira 超级管理员沟通精益看板时,对方有可能是首次接触这个概念,此时需要介绍精益看板的大致形态,提供基础形态认知。更好的方式是直接展示本书提供的精益看板方案样例并解读,供其大体了解。

Jira 超级管理员建立基础形态认知后,建议向其介绍精益看板的价值愿景和所在组织的重视程度,以获得 Jira 超级管理员的重视。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对精益看板实现路径进行概述,随后对实现前需要开展的准备工作进行详细解读。组织认同是大多数新流程、新工具、新方法实施的前提条件,在实施前期获得相关理解与支持有利于整体工作的推进和开展。不同职能侧的参与能够让相关职能侧感受到重视,同时也会让职能侧感知这是集体的事情,从而增强协同推进的认同感。Jira 超级管理员是精益看板实现落地的必要资源条件,方案在 Jira 平台上的转化与落地需要 Jira 超级管理员的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