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方法的基本原则

看板方法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良,不是翻天覆地的革命,因而更容易被企业接受。由于实施阻力小且切实有效,因此看板方法在软件开发社区中得以迅速流行。

关于看板方法在既有组织中的实施落地,中国台湾著名精益布道师李智桦老师在其著作《精益开发与看板方法》中总结并提炼了看板方法的四大基本原则。

以下为看板方法四大基本原则的概括性解读。

  1. 从既有的流程开始

    看板方法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与企业原有的开发流程无缝结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生产效率。把现有的价值流程图画出来,不要试图改变它或重新发明一种理想的过程,等流程图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再依照精益原则来思考如何加以改进。

    从既有的流程开始,以肯定的方式认同既有的工作流程,是对团队的付出予以肯定。肯定对方的贡献有利于降低在角色或变化上面临的对立关系。有了认同与肯定,才能产生合作与改善的机会,从而实现不分你我,大家一起改进优化工作。从既有的流程开始,让团队能够看到当前流程可以改进的地方,并调动团队愿意主动从事改善的工作。这正是实施阻力小且切实有效的看板方法在软件开发社区中迅速流行起来的原因。

  2. 同意持续增量、渐进的变化

    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良,更容易被企业接受。达成一致是推进变革的第一准则,最好能够事先沟通,取得团队成员的认同。在阻力最小的情况下,实现小幅度渐进式的增量变化。

  3. 尊重当前的流程、角色、职责和头衔

    对于看板方法推行的现有流程、角色、职责和头衔,都应该给予肯定。避免做太大的调整,减少因利益冲突带来的人为阻力,目的是能够顺利推行看板方法,让组织能够在微量变化之下开始接受看板方法。当前的流程、角色、职责和头衔并不是默认不变的,为了实现渐进式的增量变化,会涉及相关的调整,调整前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必要和充分的沟通。

  4. 鼓励各层级的领导行为

    团队成员对现有工作流程具有持续改善的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事。看板方法并没有限定领导人物,鼓励层层负责,由各个层级真正了解看板方法,并主动承担领导改善的行为。让全员都能自我约束,团队进行自我管理,这正是让看板方法在团队中落地并持续改善的重要原因。

本章小结

本章对精益看板的概念进行了解读,起源于日本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精益思想与看板,通过前人的传播与创新,实现了从工业领域扩展至IT、软件开发和知识工作行业领域。精益看板归属于看板,其中所涉及的看板方法基本原则,对于组织落地精益看板方法同样适用。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精益看板的基础概念,第 8 章将重点介绍以 Jira 为载体的精益看板实现路径。